2018年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和前景

中国对新能源的使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沼气使用,但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已经开始。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 同时,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新能源领域已成为一种投资趋势。 技术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发展前景广阔。

1.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1)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加快

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正在迅速发展,它使用了广泛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

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量居世界首位。 热水器的数量一直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到2006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能力已突破1800万平方米,经营能力已达9000万平方米。 全国有3000多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年产值近200亿元。

中国的光伏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近年来太阳能电池的发展速度惊人,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截至2003年底,中国太阳能电池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5MW。 2005年底,国内光伏电池产量139MW,生产能力400MW。 2006年,生产369MW光伏电池,产能1200MW,居世界第三位。

风电是中国发展较快的发电技术。 仅在2006年,新装机容量翻了一番。 中国已建成100多个风电场。 2006年,共安装了1,450台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3吉瓦,占全球新装机容量的8.9%。 截至2006年,风电装机容量为260万千瓦,占全国装机容量的0.42%。 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增长仅次于德国,美国,西班牙和印度,位居世界第五。 发电装机容量从2004年的第十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四位,其发展速度位居世界第二位。

截至2006年底,国内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220万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0.35%,约占全球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

2006年,中国乙醇总产量约为350万吨,其中燃料乙醇产量达到13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以废油脂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达6万吨,农村沼气产量超过1.7亿立方米。

(2)产业链尚不完整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普遍存在产业链不完整或无法连接上下游产业链。这种矛盾在风电和光伏发电产业中更为突出。

对于风电产业而言,产业链之间的不匹配是制约风电产业化的主要因素。

风电产业链大致分为两部分:上游风电设备制造业和下游风电建设和运营业。风电制造业可以细分为整机制造业和零件制造业。中国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不匹配,上游产能和研发水平处于世界低水平,而下游风电建设发展速度处于世界前列。上下游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显然没有联系。中国的风电产业化进程受到限制。

上游,中国的兆瓦级机械制造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国内制造商通过与外国制造商的联合开发和外国公司的生产许可证,拥有兆瓦级的单位生产能力,但技术和市场尚未公布。成熟,未能大规模应用;与此同时,我国风电设备关键部件的生产薄弱,更突出的是刀片,齿轮箱和主轴轴承的制造,不能满足国内机械制造能力的需要。在下游,中国的风力发电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内大型发电集团和企业开发了风电项目,对风电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

光伏工业包括多晶硅原料制造,硅锭/晶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元件封装和光伏系统应用。

目前,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来源,多晶硅原料制造,中国基本上依赖进口,国内企业相对低技术,规模相对较小;中国的硅锭/硅片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可与国外厂商相媲美,但由于进口对多晶硅原料的依赖,限制了国内硅锭/硅片生产企业的发展;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业位居世界前列。 2006年,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目前的光伏电池封装产业是整个光伏产业链中较成熟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国产化率较高,就业门槛较低,企业较多,扩张速度较快,产量较大;国内光伏组件大部分出口国外,特别是欧盟国家,但由于上游硅材料短缺,目前国内包装容量过大,利润微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国际竞争力较强相对有限,发展空间不足。 2006年,中国仅生产了约10MWp的370MWp光伏组件,其余98%用于出口。中国光伏系统的应用程度相对较低。 2006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仅为85MWp,主要消费份额为农村电气化。可以看出,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中间位置,该部分的附加值相对较低,而附加值较高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则在国外。 。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末端的发展严重不足,已成为中国太阳能产业增长的制约因素。

(3)平均技术水平低,利用成本高,产品竞争力弱。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新能源利用起步较晚,新能源利用技术的平均水平较低。目前,我国新能源利用的核心技术和设备制造大多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的本地化程度不高,而技术和设备部件一般占新能源投资的绝对比例导致中国新能源利用成本居高不下。该产品竞争力弱。

目前,国内风电设备制造总体能力不高,MW级以上风电设备制造技术需要进一步验证。在不久的将来,它没有国内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太阳能电池产能位居世界前列,虽然太阳能系统集成技术不低。在世界各国的水平上,目前每千瓦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电成本约为4元,上网电价约为4-5元,上网电价约为8-传统上网电价的10倍。它没有能力与传统发电竞争。生物质发电净化处理与中国燃烧设备制造和国际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2.中国新能源发展前景

(1)国家政策将为新能源开发创造有利环境

为优化国内能源利用结构,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全面收购,价格优惠和社会共享的互联网优惠政策。 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资源调查,技术研发,试点示范项目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编制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提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 消费量将达到总能耗的10%。 到2020年实现15%的发展目标。

(2)自主技术研发将为新能源开发奠定技术基础

在过去两年中,中国的新能源利用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为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中国风电制造业发展迅速,风电机组及零部件的生产能力迅速提高。 2006年5月,重型齿轮引入2MW风电增速齿轮箱,填补了该技术在中国的空白; 2007年11月13日,国内首台生产的1.5MW风力发电机叶片由上海玻璃钢研究所诞生,表明中国有能力自主研发生产MW级风力发电机叶片。 2007年,继2006年中国1.5M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成功认证后,“MW级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和变流器”顺利通过鉴定,中国拥有2MW变速恒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风力涡轮机安装试验正式纳入国家电网运行。该装置目前是中国较大的动力风力发电机组。

(3)行业龙头和民营企业的出现将为新能源的发展注入动力

新能源开发已成为国内工业巨头和民营资本的重要投资目标。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新能源发电,特别是风力发电,一直受到国内发电集团的追捧。中国的五大发电集团已不同程度地进入风力发电领域。截至2008年,中国大唐集团风电总装机容量突破100万千瓦; 2008年9月,华电集团成立华电新能源公司,负责华电集团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建设,生产和电力销售;华能集团成立华能新能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水电,风电,城市垃圾发电,太阳能利用等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组织,生产,经营和建设。

通过资本运作,中粮集团投资了三家由国家投资建设的乙醇企业。中石化和中石油还在广西,新疆,河北和四川建立了生物燃料生产公司。私营企业以其敏锐的市场意识和决定性的决策机制占据了国内生物燃料的一半。有数十家私营企业从事生物能源开发。主要工业巨头和民营企业凭借自身的市场优势和产业洞察力进入新能源领域,为中国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增长空间。

受新能源利用技术限制和产业链断线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一些新能源发展仍远离工业利用,但与此同时,新兴能源公司正在迅速发展壮大,国家发展政策倾向于新能源,而逐步成熟的新能源技术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化的发展。

 

能源产业化的发展。

0 回复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